打开APP
小贴士
2步打开 媒体云APP
  • 点击右上角“…” 按钮
  • 使用浏览器/Safari打开

陈封怀的园地与芳菲

2024-05-02 17:37 江西新闻客户端    阅读:245 

作者:晏承北

在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下,有一个叫“巫鲁肯”的纳西族古村,意思是“雪山脚下的村子”。

▲云南丽江玉龙雪山下的民族村落

“巫鲁肯”现名“玉湖村”,村子中间有一处面向公众开放的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约瑟夫•洛克故居。

洛克在丽江生活了27个年头,他一边用心采集植物标本,一边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了丽江和纳西族的生活方式,成为让世界全面了解纳西族的第一人,并与纳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成为丽江家喻户晓的名人。

鲜为人知的是,就在同一时期、同一地点,洛克在丽江有一批来自江西庐山植物园的同行,也在这里从事着类似的研究工作,并且有着较为频繁的交往。

▲陈封怀等在丽江高山植物园

1938年7月,侵华日军头目冈村宁次,将带血的刺刀无情地伸向了人文圣山——庐山。

冈村宁次幼年4岁开始学习中文,从小诵读庐山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“人间四月芳菲尽”“横看成岭侧成峰”等诗句,而立之年在中国工作4年之久,得到了善良中国人民的百般优待。

本该对中国、对庐山心怀虔诚和敬仰。但他却一幕幕上演着农夫与蛇的故事:一手参与炮制“九·一八”事变;在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时,提出了烧光、杀光、抢光的“三光”政策,造成了270万中国平民死亡……

▲1938年7月26日,入侵九江城区的日军。

铁蹄踏浔阳,寂寞江洲冷。刚到九江,骨瘦如柴的冈村宁次仰望着庐山,自鸣得意地画了一张庐山写生图。丢下画笔,脸上露出了傲慢、狰狞且猥琐的笑。

这一笑,打破了庐山宁静的夏天,更惊扰了僻静的庐山植物园。

庐山植物园员工不堪其扰,被迫迁往云南丽江,成立了庐山植物园丽江工作站。

当时植物园其他领导已先期下山,陈封怀仍坚守岗位,疏散员工,转移贵重标本和图书。直到日军逼近山下,他才与怀有身孕的妻子从山南小路步行下山,随难民潮迁到云南。

▲陈封怀与妻子张梦庄

陈封怀(1900年5月—1993年4月),号时雅,江西修水人,是中国现代植物园的主要创始人,被誉为“中国植物园之父”。

陈封怀出生在一个显赫的文化世家,太爷爷是陈宝箴,爷爷是陈三立,父亲是陈衡恪,叔叔是陈寅恪。至今,在他的修水老家,还专门建有纪念他们的“五杰广场”。

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,给了他一个如此优越的家庭,却又让他刚满周岁就失去了妈妈!陈封怀的母亲范孝娥,猝然逝世,嗷嗷待哺他只得由祖父祖母抚养。

▲1916年,陈封怀(左二)与爷爷奶奶在一起

陈封怀在南通和上海念完小学后,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金陵中学,继而升入美国基督教会开办的金陵大学,就读于农科,师从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,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1925年,震惊中外的“五卅”惨案发生后,反帝浪潮高涨,陈封怀为爱国热情所驱使,愤然离开金陵大学,转入国人创办的东南大学。这两所学校学分不衔接,他宁可牺牲一些学分,延迟一年毕业也在所不惜。

1927年大学毕业后,陈封怀先后执教于吴淞中国公学、沈阳文华中学,并在清华大学任助教两年。

1928年,江西新建人胡先骕等人,在北京成立了以中国生物学早期赞助人范静生(范源濂)命名的静生生物调查所,主要研究动植物分类。

陈封怀进入静生生物调查所后,连续5年在河北以及东三省进行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,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,提高了植物学研究水平。

1931年,陈封怀的爷爷、诗人陈三立倡议重修《庐山志》,并邀请胡先骕为《庐山志》撰写物产之一章《庐山之植物社会》。

胡先骕应邀考察庐山植物,此行也萌生他在庐山创办植物园的强烈欲望。

▲陈封怀(左二)与爷爷陈三立在京合影

1933年冬,陈封怀跟随胡先骕、秦仁昌两位先生一同创办了中国第一座正规的植物园——庐山森林植物园(庐山植物园前身)。秦仁昌是陈封怀在金陵大学的学长,同样师从陈焕镛,毕生致力于蕨类植物研究,被称为中国蕨类学之父。

庐山森林植物园既是植物学家调查、引种、驯化、保存和推广利用植物的科研单位,也是面向大众普及植物科学知识,并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园地。

为了掌握植物园的科学与艺术、建设与管理,陈封怀于1934年参加公费出国留学考试,以优异成绩被录取,进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专习植物园的造园,以便回来加强植物园工作。

在当时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史密斯指导下,陈封怀研究报春花科、菊科以及植物园的建设和管理;留学期间,他还到英国皇家植物园林(邱园)以及德国、法国、奥地利等各大标本馆作短期研究工作。

陈封怀的严谨、勤奋、颖悟深受史密斯的喜爱。毕业时,导师史密斯极力挽留道:“你的才华卓越、专业扎实,就留在英国从事植物学研究吧!”

陈封怀满怀感激地说:“植物学没有国界,而我有国籍。报春花发源于中国,我的根也在中国!”

1936年,陈封怀从英国回来自己的九江老家,担任中国第一座高山植物园——江西庐山植物园技师兼副主任。

▲陈封怀(右二)与庐山植物园员工在一起

那舒缓平坦的青草地上,一处处造型别致的种子室、标本室、温室点缀其间,他们挥洒着勤劳智慧的汗水,在这方沉睡千年的荒山野岭间,仿佛找到了一方精神园地,描绘着心中的理想,领略着自然的芬芳。

抗战胜利后,秦仁昌被挽留在云南大学任林学系和生物系的传授兼系主任,陈封怀则回到远离多年的庐山,复兴植物园。

当时的植物园,满目荒芜,壁断垣残,野草丛生。他主动挑起了恢复建园的重担,出任植物园主任,带领职工在极端艰难困苦中生产自救,多方筹集资金,恢复和发展植物园。

在庐山,听导游讲到过这么一个故事:在庐山植物园开园不久一天,几个人闯进植物园要找主任,陈封怀见来者不善,便迎了上去,领头者颐指气使地喝道:“首长家人派我们来挖几株红枫,运回去装点一下别墅周边的环境。”说完便旁若无人地选中一株枝繁叶茂的挖了起来……

“动不得啊!动不得!”陈封怀双手紧握树干劝斥道:“这是全国科学界委托我管理的林木,是活的标本室,不是庭院的点缀品!”那几个人怏怏而回……

▲庐山的红枫

几经威逼利诱,陈封怀还是泼水不进。当局地方长官只好亲自出面并好言相劝:“陈先生,区区几棵红枫,您就割爱了吧,何必搞得大家如此尴尬为难呢?”

视植物为生命的陈封怀还是那句话:“红枫不是我个人的,是全国科学界委托我管理的,是国家的财产,我没有这个权力!”

陈封怀敢于说不、不畏权贵是因为园地是自己的一种精神守望;陈封怀言听计从、四海为家是因为毕生的梦想都在于拓土开疆、传递芬芳。

1958年,中国科学院决定在武汉建立一座植物园,陈封怀收拾行囊,二话没说奉命率领南京中山植物园的部分骨干奔赴武汉东湖,领导武汉植物园的建园工作。

到武汉后,为了摸清湖北的植物资源分布,采集更多的植物标本,陈封怀决定再上高山,向神秘的神农架进发,他带着考察队来到湖北境内海拔3000多米的神农架的崇山峻岭间……

▲庐山的红枫

几经威逼利诱,陈封怀还是泼水不进。当局地方长官只好亲自出面并好言相劝:“陈先生,区区几棵红枫,您就割爱了吧,何必搞得大家如此尴尬为难呢?”

视植物为生命的陈封怀还是那句话:“红枫不是我个人的,是全国科学界委托我管理的,是国家的财产,我没有这个权力!”

陈封怀敢于说不、不畏权贵是因为园地是自己的一种精神守望;陈封怀言听计从、四海为家是因为毕生的梦想都在于拓土开疆、传递芬芳。

1958年,中国科学院决定在武汉建立一座植物园,陈封怀收拾行囊,二话没说奉命率领南京中山植物园的部分骨干奔赴武汉东湖,领导武汉植物园的建园工作。

到武汉后,为了摸清湖北的植物资源分布,采集更多的植物标本,陈封怀决定再上高山,向神秘的神农架进发,他带着考察队来到湖北境内海拔3000多米的神农架的崇山峻岭间……

▲修水陈家大屋

五十年来建园圃,江南江北度生涯。

问道故乡何所在,园林无处不为家。

陈封怀的建园理念极具前瞻性,当今国内植物园所倡导的“科学的内涵、艺术的外貌”,正是受到了陈封怀理念的启发。

他就像一头垦荒的老黄牛,不断开拓,一个植物园的建设初具规模,工作、生活稍安定,又接受新的任务,在艰苦的条件下,从头开始建设另一个植物园诗以抒怀。

▲晚年仍坚持工作的陈封怀

陈封怀以一名科学家的赤诚丹心,坚持着自己的学术理想,守护着祖国的植物园地,传递着华夏大地的美好与芳菲。他留给我们的成果,犹如苍松翠柏,郁郁葱葱,他为植物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高尚品德,也永远激励着修水老家后人。

35
相关阅读
template 'mobile_v5/common/wake'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
加载中。。。。
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