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APP
小贴士
2步打开 媒体云APP
  • 点击右上角“…” 按钮
  • 使用浏览器/Safari打开

市场规模近5年年均增长率22% 智能机器人便利日常生活(网上中国)

2022-10-24 09:34 人民网    阅读:255 

冬季来临,当你想学滑雪,有滑雪机器人当陪练;想来一份咖啡,生活机器人可以帮忙;各类医疗康复机器人,更是让人健康无忧……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不断融合,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服务型机器人进入人们日常生活。

中国电子学会日前发布的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(2022年)》显示,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近5年年均增长率达22%。在生活中,机器人在教育、医疗康复、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拓展,人机共融的智能时代已经开启。

满足新兴消费需求

“在街头看到有人遛机械狗”“今天遛‘狗’被围观一天”……“第一批遛机械狗的人”的话题日前引起网友关注。视频中,出现在街头的机械狗被人们争相拍摄。这些机械狗有和宠物狗相同的大小和四肢,还可以做出打滚、作揖等动作,头部的摄像头除了可以识别障碍物,还可以智能识别主人,并进行跟随。一些购买了机械狗的消费者列出了机械狗的多项优点,如不用买狗粮,没有排泄物,乖巧听话又安静等。

中国数家企业已推出多款机械狗产品。如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伴随仿生机器人,可载重3公斤,伴随主人跑步。小米公司去年发布的仿生四足机器人,具有人脸、人体识别,人机交互等功能,能够像真实生物一样“看见”和“感知”周边环境,实现自主跟随、避障。

随着制造业水平不断提高,机器人正从工业领域走向人们普通生活中,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。

在家庭服务领域,机器人可以担当人们的生活助理。扫地机器人、拖地机器人、炒菜机器人……各类家庭服务机器人在家庭生活出现。例如今年6月,美的集团推出一款名为“小惟”的机器人,它身兼人工智能管家、家庭助理、安全卫士、科技玩伴等“身份”。

在体育和教育领域,机器人可以担当人们的教练、老师。在今年8月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,一款六足滑雪机器人吸引了人们目光。它可以模仿人类进行犁式滑雪,在20度斜坡的雪道上完成启动、滑行、转弯、停止等功能,最大时速为20公里,既可以作为滑雪辅助教练,陪伴滑雪爱好者驰骋雪场,也可以在严寒复杂环境中开展巡逻、救援等作业。9月,一款下棋机器人“走”进广东省广州市一所中国象棋特色学校。它包含人工智能学棋、残局挑战、棋力闯关、巅峰对决等多种模式,可以向学生介绍和讲解象棋文化、规则,并内置了逾百个残局设定和26关棋力对战。

当好老人生活助手

前些天,北京的张先生收到家人购买的一件礼物——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。年过花甲的他今年突发脑梗,出院后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,下肢无力、出行不便。这款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看起来像腿骨,固定在大腿外侧。经过训练,张先生逐渐能以正确的姿势行走,还能做一些基础锻炼。目前,张先生不仅身体状态好了,人也更加自信。

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,聚焦老年市场的机器人需求增多,一些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、预防意外伤害的产品涌现。

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工程师日前制造出一种新机器人,它可以对老年人跌倒作出预判,并在老年人倒地之前“扶住”他们。这种机器人看上去像是电动椅,以防护带套在使用者臀部周围。防护带配备传感器,可以在使用者开始失去平衡时作出判断,机器人用防护带阻止使用者跌倒。目前,这种机器人在中风、创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患者中进行了测试,能帮助老年人坐下、站立和行走。研究人员说,测试中没有发生老年人跌倒的记录。

为促进更多服务老年人的机器人产品问世,国务院今年初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》提出,支持智能交互、智能操作、多机协作等关键技术研发,提升康复辅助器具、健康监测产品、养老监护装置、家庭服务机器人、日用辅助用品等适老产品的智能水平、实用性和安全性。

业内人士认为,未来机器人会在助老助残上大显身手,或将为中国未来养老事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。

加快走进千家万户

工信部、国家发改委、科技部等部门去年底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中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、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。到2035年,中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
从目前相关企业发布的产品来看,服务机器人正朝着为人们提供更便捷、更智能服务,功能更复杂的趋势发展。不过,由于应用场景是与人们工作、生活相关的环境,消费者背景、认知、习惯也各不相同,这对机器人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如何将智能语音、处理器、人工智能算法、通讯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融合,创造出更加轻便、智能以及更强环境感知与人机交互能力的服务机器人,成为行业研究重点。
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陶永认为,机器人未来在人们工作生活中应用广泛。不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,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对诸多挑战,如部分核心技术尚未有效突破、部分产品功能定位不够清晰、龙头企业规模有限等。陶永还建议,加强基础研究,形成机器人核心技术创新生态,促进技术与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;进一步发挥机器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,加速产品的应用推广;加强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,探索产教融合的机器人教育新模式;进一步加强机器人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,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。

专家认为,消费级机器人市场潜力很大,但机器人产品走向消费端,不仅仅是产品的改变,也往往需要思维以及服务模式、营销模式的综合改变。相关企业只有把技术、产业链与消费端场景充分融合,才能做出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可靠产品。


20
相关阅读
template 'mobile_v5/common/wake'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
加载中。。。。
表情